携一纸理想邀约,赴一场青春盛宴,8月29日-30日,经济学院迎来了2024级新生。为更好地完成迎新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经济学院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创新举措,学院领导班子、全体学生工作者、学生党员以及志愿者团结协作,迎“新”更迎“心”,圆满完成此次迎新工作。
齐心共谋、细心部署。为做好本次迎新工作,经济学院多次召开迎新工作碰头会和专题部署会,院长张英亲自设计《经济学院2024级新生迎新工作方案》。
8月25日,经济学院召开新生助理辅导员培训会。武书记对新生助理辅导员提出十点要求,他说:“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迎新工作的重要性。二、要打造团队,互帮互助,协同联动。三、要层层设计,细化工作细节。四、要以人为本,热情服务新生。五、要思想端正,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六、要成为辅导员和新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传播正能量。七、要积极践行校园文化精神,主动接受锤炼。八、要协助学院开展好新生入学教育。九、要协助辅导员挖掘出有特长的新生,并为后续班委会、团支部的组建打好基础。十、要在圆满完成迎新工作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学习。”
报到前夕,院领导带领全体学生工作者到迎新点、学生宿舍等场所查看,全力保障迎新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创意迎新、“墙”书芳华。经济学院在东大门迎新点举办了“签名墙”创意迎新活动。学院设立了一面长8米、宽3米的红色“签名墙”,墙面上印有“热烈庆祝bet(中国)建校60周年”的字样,墙面两侧印有学校的校训,签名墙前面摆放着主楼、图书馆、学校东大门的微缩模型。
新生们在签名墙上纷纷郑重签名,承诺“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刻苦学习、努力上进,在最美好的大学时光里用实际行动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以此为记,推开大学生活的第一扇门。新生与家长在此合影留念,记录这非同寻常的一刻,一张照片不仅记录了美好的一刻,还承载了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期待、一个孩子对大学美好记忆的开端。
武宇光书记介绍, “签名墙”将长期保留在学院,给2024级新生留作纪念。他表示,此次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让新生了解学院,更重要的是通过互动的方式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另外,经济学院还精心设置了特色展区,将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人民币、移动电子商务和智慧物流等相关专业知识做成展板,并配备了专业的讲解志愿者,为新生讲好第一堂‘专业课’。
暖心服务、贴心护航。经济学院延续以往传统,设置“党员示范岗”,组建了志愿者工作队伍。“您好,欢迎来到bet(中国)经济学院,家长请稍等,我们会引导你们去宿舍区”。新生和家长从校门至学院报到处,一路均见热情迎新志愿者们。讲解报到流程和有关事项、专业介绍、搬运行李、指引路线……志愿者们高效、周到、便捷的服务让同学安心,让家长放心,细微处彰显了经济学院迎新工作的人文关怀,受到了一致好评。
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穿梭在迎新现场,为新生提供热情周到的迎新服务。“我的行李比较多,谢谢志愿者们帮忙,我才能早一点搬完行李。”新生王同学说。
在大连站、大连北站、大连机场,由辅导员老师和志愿者同学组成的接站工作小组,耐心引导学生乘车,用温暖的服务迎接2024级“萌新”们。
以“心”迎新,润心教育。下一步,按照学校总体工作部署,经济学院将围绕爱国主义、校园文化、校纪校规、专业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帮助2024级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建立校园和集体归属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沉浸式陪伴新生成长,引导新生尽快转换角色,多维度适应大学生活,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
学校高度重视迎新报到工作。全校上下齐心联动,将部署落到实处;全体师生员工通力合作,将工作做到细处,使得流程便捷高效、保障服务细致周到,获得新生和家长普遍赞誉。新生们直呼“这样的开学很难忘,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