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及同学们: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选拔优秀创新创意作品参加省赛乃至国家级比赛,特举办bet(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一、大赛主题
搏击“互联网+”新时代 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bet(中国)
承办单位:信息管理学院
三、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新时代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6.“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7.“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四、参赛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17年5月31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在校生。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4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2年之后毕业的学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4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4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2年之后毕业的学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4.就业型创业组。参赛项目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主要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我校也可申报本组。若参赛项目在2017年5月31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在校生。若参赛项目在2017年5月31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2年之后毕业的学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中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老师的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0%(其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5%)。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往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的项目,不再报名参赛。校赛组委会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五、赛程安排与报名方式
1.注册报名阶段(2017年4月1日-6月22日):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任一方式进行报名。各学院应统一及时地将参赛报名情况上报大赛组委会处汇总。具体操作可参见“附件2学生操作手册”
2.比赛评比阶段(2017年6月23日-7月13日):由校赛组委会组织评审专家对本校报名的项目进行评审遴选,推荐省级初赛项目的资格。
六、比赛内容
校赛选拔阶段主要对参赛团队项目计划书进行评审。创意组应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创业计划书,初创组和成长组应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商业计划书。就业型创业组根据是否工商登记注册撰写创业计划书或商业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
七、比赛规则
校赛规则同省赛国赛,参见“附件3评审规则”。
八、大赛奖励
1.校赛参赛项目奖励
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此外,还有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带动就业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
2.推荐参加省赛
大赛组委会根据校级情况和省赛的名额分配数量择优推荐代表我校参加省赛。
九、宣传发动
因省赛规定,各高校初赛项目多于20项才有推荐省级初赛项目的资格,因此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学校选拔赛组织工作,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力争更多更好的项目进入省赛乃至国赛。欲了解其他情况,可上网站或见压缩文件附件1和附件4。
十、校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1.QQ群:外贸互联网+校赛群,群号:617073718,请各学院负责人、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加入该群,方便进行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2.校赛组委会联系人
教务处 江海旭 联系电话:189****4872
信息管理学院 常 虹 联系电话:186****3006
信息管理学院 任昌荣 联系电话:133****6561
主办单位:bet(中国)
承办单位:信息管理学院
2017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