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 区域旅游研究中心2019年度上半年科研工作总结

区域旅游研究中心2019年度上半年科研工作总结

2019年是bet(中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国际商学院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年。区域旅游研究中心在学校各级领导,尤其是科研处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地总结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稳步落实“十三五”规划,区域旅游研究中心及时开展2019年度上半年科研工作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科研项目与经费

(一)教师科研项目成绩突出

2019上半年,区域旅游研究中心获批科研项目3项,其中校级立项1项,横向课题2项,新增合同金额总计4万元。我中心科研项目结题4项,其中省级3项,校级1项。

表1 区域旅游研究中心获批各类科研课题一览表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负责人

1

bet(中国)2018年度校级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bet(中国)

江海旭

2

张家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旅顺口区双岛湾街道张家村村委会

王恒

3

旅顺潜艇博物馆研学游发展对策研究

大连旅顺潜艇博物馆

邹亮

(二)学生科研成果丰富

2019年上半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本科学报2篇,省级期刊7篇。

二、科研成果与奖励

(一)科研成果有质有量

2019年上半年,区域旅游研究中心发表论文12篇,其中,本科学报论文4篇,省级期刊论文7篇;bet(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论文1篇,师生合著论文9篇。

(二)教师科研奖励丰富

2019年上半年区域旅游研究中心教师取得校级教科研获奖成果2项。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国际商学院区域旅游研究中心教师教科研获奖一览表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人

1

校级

bet(中国)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一等奖

一等奖

王恒

2

校级

bet(中国)2019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王恒

三、学术交流

2019年上半年区域旅游研究中心举办各类教科研交流活动1场,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8人次,参加培训活动获得证书2人次;积极邀请2名行业专家进校,开展专题讲座活动2场。

(一)举办各类教科研交流活动

区域旅游研究中心举办了教科研交流活动1场。4月24日,区域旅游研究中心在学校主楼3017开展了“学术会议交流分享”活动,国际商学院院长牟莉莉博士、副院长徐晓颖博士、科研处王庆处长、高教研究室崔丽英主任以及国际商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区域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恒博士将其参加2019中国旅游科学年会的心得体会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二)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

区域旅游研究中心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其中参加国内学术会议8人次。

表3 区域旅游研究中心2019年教师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情况一览表

序号

时间

活动名称

参与人

1

6.21

首届全国民办高校旅游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讨会暨长白山学术论坛

江海旭

2

6.17

“一带一路”欧亚区域经济合作论坛

王颖

3

4.24

2019中国旅游科学年会暨第二届全国旅游管理博士后学术论坛

王恒、江海旭

4

6.29

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王恒

5

5.10

2019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

江海旭

6

3.15

2019年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

曹洪珍、江海旭

(三)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活动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2人次,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表4 区域旅游研究中心2019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情况一览表

序号

时间

培训名称

人员

1

5.17

基于移动信息化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创新专题研修班

江海旭

2

3.29

第二期全国高校旅游管理类核心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江海旭

(四)邀请校外专家进行创新创业指导

区域旅游研究中心积极邀请2名行业专家进校,开展专题讲座活动2场,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如表3所示。

表5国际商学院区域旅游研究中心2019年邀请校外专家情况一览表

序号

活动类型

活动名称

校外专家

职务

所在单位

1

讲座

研学旅行背景下大连地区博物馆发展对策探讨

苏晶

副馆长

大连金石滩生命奥秘博物馆

2

讲座

职场明白要趁早

胡欣欣

人力资源总监

扬州香格里拉大酒店

四、科研队伍建设

区域旅游研究中心长期以来组织本中心成员在大连市区域旅游发展这一领域展开相关研究,为区域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旅游产业发展决策提供情报咨询、科研组织、项目策划与评估以及专题研究服务,在研究过程中为我校教学、科研领域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才和相关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力量。

王颖教授受聘辽宁省旅游服务业校企联盟人才培养专家。同时,区域旅游研究中心多名教师受聘大连旅顺旅游集团顾问,受聘旅顺旅游集团培训顾问的有王颖、曹洪珍和邱瑛三位教授,集团规划顾问的有王恒、江海旭两名博士。江海旭博士被聘为政协旅顺口区第九届委员会智库成员,入选bet(中国)2018年度校级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王恒博士、王颖教授、曹洪珍教授、邹亮副教授、江海旭博士入选bet(中国)教育教学项目评审首批专家库。王恒主任被聘为《泰山学院学报》审稿专家。

五、产学研合作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积极推进“政校企”合作开展应用研究

区域旅游研究中心主动同政府、行业、企业对接,大力开展关于产业规划、行业标准、评估评价、项目创新等应用研究,反哺教学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19年7月2日,由区域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恒博士带队,区域旅游研究中心江海旭博士,品牌与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翟永宏老师、沈真波老师,创业企业研究中心杨娜教授、王玲教授一行六人前往旅顺口区张家村进行旅游规划实地调研。规划组与张家村村委会签署了规划编制合同,双方就此次规划的主要目的与要求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一致。本次旅游规划工作的开展,是积极建设国际商学院与旅顺双岛湾街道张家村“产学研合作”基地的重要任务之一。基地将以主动帮扶本地乡村脱贫发展为重点,以助力乡村转型发展为核心,以做实精准服务为目标,充分发挥学院的智力资源作用,在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乡村创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品牌设计与营销推广等乡村振兴举措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助力旅顺区域经济发展。

为加快推进旅顺口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顺口区政协邀请我中心江海旭博士对旅顺口区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梳理。2019年6月2-3日,江海旭博士前往盘锦北旅田园风景区开展全域旅游发展和文化旅游融合的调研。江海旭博士在调研过程中,详细了解了景区在发展全域旅游的情况下是如何处理环境问题的,相关从业人员及社区居民进行了解答。实地调研结束后,将吸取盘锦全域旅游发展成功经验,进一步修改完善旅顺口区全域旅游发展报告。7月4日,旅顺口区政协召开九届九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围绕进一步推进旅顺口区全域旅游工作开展专题议政性协商,江海旭博士就旅顺口区全域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发言,并分享了赴盘锦市北旅田园风景区调研心得体会。

2019年5月29日,学校在实验中心6楼举办商务部机关服务局实习生培训会,我中心教师王颖教授为来自国际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的15名即将进行企业面试的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教学。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会。

(二)主动提供决策咨询与服务

为充分发挥智力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旅游研究中心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深挖资源优势,积极与企事业单位会合作,协同开展研究成果转化与决策咨询。

在2019年4月号总第202期的《领导决策》中,以“加大力度保护我市历史文化街区”为题,刊载了我中心江海旭博士关于大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论文。《领导决策》由中共大连市委主办,被评为全国十佳党刊,由中共大连市委党委熊博力秘书长担任编委会主任、中共大连市委副秘书长王标担任编委会副主任,中共大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高飞、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洪喜、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常务部长周勤等27位大连市及下辖区市县领导担任委员,致力于促进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传播。我中心教师的科研成果被该党内重要刊物刊载,彰显了我校的科研水平,扩大了业界影响。

在2018年第6期的《大连发展研究》中,以“加快推进大连市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为题,刊载了区域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恒博士关于建设大连市国家级海洋公的研究论文。《大连发展研究》创刊于1982年,是由大连市人民政府主管、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性社科期刊,荣获全国城市经济期刊综合评优“十佳期刊”称号,其发行对象是大连市内各级党政机关及各大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和在职人员;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中从事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各省市党政系统政策研究机构和发展研究机构内的研究人员;从事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的实际工作者。

科研成果的转化,体现了区域旅游研究中心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也充分展示了区域旅游研究中心教师的科研实力。区域旅游研究中心将继续鼓励教师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为目标,凝炼科研特色,提升科研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六、2019年上半年科研工作经验总结

(一)合乎机构实际,突出自身科研优势

首先,要结合科研机构的自身实际,研究自身的优势以及在国际、国家、区域发展的相关背景,科学制定长远学科发展战略,防止机构建设的随意性与短期性行为。

其次,要突出机构发展的重点方向,整合与重点发展方向有关的科研优势力量,把代表机构特色的重点发展方向做大做强。

再次,要充分做好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在人才上、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支持,集中科研力量,进行重点突破,争取实现较大的社会效益。

(二)重视和完善学科梯队建设

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科技人员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是机构建设的关键。高校科研机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纽带,要通过吸引和凝聚高水平人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壮大研究队伍,实现科技自主创新。

科研机构还需要加强学术带头人的队伍建设,通过领军人物的带头作用,攻克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产出创新成果。

高校科研机构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密集优势和学科优势,推动人才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科研机构的创新功能。

(三)加强项目管理,保持科研高起点

科研课题是科研人员用以攻坚的“武器”,它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科研效果。科研机构的特色要靠科研创造,追踪高科技、瞄准新技术,保证科研水平和高起点,保持科研机构特色和发展。

高质选题,要求选题要立足于结合学科发展前沿热点,以完善的科研平台和高级人才为基础,以一流的水平为标准,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创造较多的高水平课题。

鼓励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使科研机构的发展有坚实基础,以项目“成熟度”指标对研究项目进行动态、量化管理,保证其高水平的发展,使科研机构为科研服务。

(四)促进成果转化,强化科研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

成果开发是科研机构主要任务之一。知识形态的成果只能存在于各项工作中,只有通过推广应用,才能在实际中物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

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去,与企业联合建立科研机构,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或与企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参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与战略规划活动。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科研机构培养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需求。

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新技术向企业快速转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发挥科研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科技交流和合作

科研机构是科技信息的集中地,也是交流的“窗口”。建立科技交流基金,鼓励和资助科技人员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或输送到国内外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学习和交流;建立学术交流系统,定期开展学术活动。

七、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对照2019年科研工作计划,还存在下列问题:尚未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本科学报论文较少。同时,课题立项及结项数量及质量尚未达标。

此外,本中心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学术团队,团队科研方向的集中度有待增强,还需进一步凝炼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现有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仍需要提升,高质量的论文和高层次的课题仍然偏少;应用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产、学、研结合尚停留在低层次,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成果转化不够,对地方经济的实际贡献程度不高,科研反哺教学能力不足。

(二)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2019年上半年,我中心很多成员承担在研课题,由于课题主管单位的原因,部分课题结题时间延后,导致很多成员在未结项之前无法申报同类课题,从而造成课题立(结)项数量下降。

2.主观原因

部分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还需加强。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区域旅游研究中心成员都工作在第一线,平时的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及行政工作都十分繁忙,可用于科研的精力较少,导致科研工作相对滞后,相信经过统一认识,会有所改观。

部分成员的研究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是推动科研工作的基础,是保证科研质量的关键,但部分成员的研究方法还较为简单,科研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八、展望未来

(一)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9年,区域旅游研究中心计划发表科研论文50篇以上,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科研论文30篇以上,核心期刊2篇以上,本科学报15篇以上,校报用稿2篇以上,专著1部。

2019年,区域旅游研究中心计划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结合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预计累计开展学术讲座3次以上。同时,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视野,参加学术会议及培训人均2次以上。积极建设研究中心网站,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宣传推广作用,完成年度新闻报道150篇以上。

(二)推进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

2019年,区域旅游研究中心计划实现各类科研立项10个以上,其中,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1-2个,校级科研课题立项1-2个,立项校级优秀人才1项;横向项目立项不少于6项;力争获取各类科研经费累计20万元。

2019年,区域旅游研究中心计划完成各类科研课题结项10个以上,其中,省市级科研课题结项3-4个,校级科研课题结项1-2个,横向课题结项5个以上;积极争取校级创新团队课题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