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 成果展示» 课程思政案例:高等数学

课程思政案例:高等数学

以理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一、内容简介

高等数学课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知识体系、课程性质等特点,使其具有开展思政教学改革的良好基础和明显优势。应用数学教学团队有效地开展大学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利用课程主渠道,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解决的教学问题及主要方法

(一)解决的教学问题

深度挖掘梳理高等数学课程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本课程的教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阐释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高等数学发展,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注重借助思政元素化解教学难点、提升专业知识理解能力。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探索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力求润物细无声。

(二)主要方法

1.通过中国数学史、古今数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2.以数学家精神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家国情怀。

3.把我国当代数学发展成就渗透到课堂,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唯物辩证法教育,如从量变到质变、从有限与无限、从特殊到一般等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哲学的辩证主义思想。

5.依托数学知识的内涵外延阐述人生哲理,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6.结合教学内容,讲述数学之美,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7.把数学知识与方法与优美诗词相联系,启迪学生智慧,提升文化修养,感受人文情怀。

8.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外小组活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协作意识。

三、特色及创新点

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家历史故事、数学文化、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知识、中国和世界传统文化、社会热点问题等内容,既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四、应用及推广情况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团队以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为平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拼搏进取、奉献社会。教学团队在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得微课三等奖2项,在校级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微课大赛三等奖1项,说课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学案例大赛三等奖1项,课程思政大赛三等奖1项,智慧教学工具二等奖1项,课程设计三等奖1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6项,全国二等奖5项,全国三等奖10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1项。

应用数学教学团队根据“新文科”建设需要和数学学科特点,牢记教育初心,坚持“两个围绕”,依托“三个载体”,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校级重点教学团队,团队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团队建设课程《高等数学及其应用》于2022年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面向国内外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免费开放。目前选课学校超过百所,校外选课人数万余人。课程同时上线辽宁省跨校修读平台,辽宁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学校选用了该课程,并对课程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