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 成果展示» 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24年工作计划

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24年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守高校思政工作铸魂本色,按照《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根据通识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2024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工作,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加强课程思政研究工作,推动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创新实践。对现有通识课程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时代发展特点,优化课程思政元素,充分发挥通识课程“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结构。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为通识课程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二、主要任务

(一)把牢政治方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课程思政教学智库作用。中心将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让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让铸魂育人水滴石穿、润物无声,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文化素养,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二)精选育人元素,切实强化课程思政实效

中心将组织各教学团队深入研讨,充分挖掘和激活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不断强化思政元素与通识教育间的耦合关联,实现教学内容既紧扣社会现实和前沿热点,回应时代关切,又能够突破教育资源瓶颈和思维束缚。让各门通识课程以符合学科特点的方式,建构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教育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充分发挥通识课程“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

(三)开发优质资源,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料库

继续搜集、整理和开发通识教育课程相关资源,进一步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料库,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同时,拓展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国际化视野,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四)提炼建设成果,开展高质量思政学术研究

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模式,推进课程思政学术研究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发表课程思政相关高质量文章,申报课程思政相关项目,以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培育和带动课程建设,挖掘各门通识课程育人资源,深化育人内涵,助推课堂教学从知识性教学向立体化育人升级。

(五)抓好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思政育人能力

持续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教师增强课程思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开展经常性的专家专题报告、名师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共用。依托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广覆盖、常态化、立体式的课程思政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六)助力教师成长,不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不断加强新入职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示范带动作用,“老带新、传帮带”,在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反思等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着力培养新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坚持以赛促教,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踊跃参与课程思政相关比赛激励引导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高质量教育教学服务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优秀人才支持。

2024年,通识教育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深耕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继续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增强通识教育育人实效,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二〇二四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