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中心酒店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组织学生实训实习、促进产教融合的重要场所。为进一步提升酒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酒店在校内实践育人基地中的引领作用,国际商学院与后勤部门有序推进酒店运营新方案的论证工作。
现场考察,深入调研。3月5日-7日,国际商学院负责人带队参观国际交流中心,对酒店大堂、餐厅、客房等环境设施和经营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全面考察酒店服务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

研讨座谈,建言献策。3月12日,国际商学院与后勤部门联合召开国际交流中心运营新方案研讨会,与会人员从建设理念、定位特色、功能要求、人员架构、制度规范、管理模式、收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研讨,提出了建设性和指导性建议。

方案论证,优化管理。3月15日、3月22日,学校在主楼教学楼2018会议室先后召开两轮酒店运营新方案汇报会,常务副校长靳晓光从国际交流中心实践育人基地的功能定位、实践课程安排、实习岗位配置、教师挂职锻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共建共享,协同育人。3月底至4月初,国际商学院与后勤部门联合推进国际交流中心运营新方案落地实施,共同配置、开发学生实训实习场所、实践课程、实习岗位、挂职锻炼岗位及上岗人员等资源,有效促进实践育人理念变革、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提升,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搭建了校内实战平台。(国际商学院、总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