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在校领导指挥与部署下,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李健为组长的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心理危机工作小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心理筛查、课堂讲授与专题报告的心理知识宣传、个体咨询与团队辅导的心灵关照,三管齐下同步推进,心理危机预警与四级工作网络同步启动的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工作,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三推进,两启动,一结合”工作路径,为全校师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学校教师与学生同步推进的心理筛查。3月5日至3月18日,学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进行了心理筛查,实测人数8213人,并针对筛查出不同程度的阳性症状群体召开专项会议,做到精准分析、周到服务。与此同时,也面向全体教职工开展心理测评服务,并针对教师群体制定心理健康服务方案。

课堂讲授与专题报告同步推进的知识宣传。课堂教学始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根据当下学生心理需求,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研究决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将疫情期间的情绪调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并多次举行线上线下的集体备课与研讨。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自动”获得了心理调节知识。此外,中心也面向学生推送了中国农业大学施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傅小兰等国内优秀心理专家的讲座,普及最新的、科学的心理知识。

个体咨询与团队辅导同步推进的心理调节。个体关照体现精准服务,团队辅导体现受众面。基于此,中心通过深度访谈等形式了解受疫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掌握的信息,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面对学生的学业、生活、人际、饮食、睡眠等问题,将陆续开展绘画、专题讲座,为师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危机预警与四级工作网络同步启动的危机工作。学校启动了心理健康四级保健网络(校级、院级、班级、寝室)联动机制。通过周学生工作干部例会、心理社团的工作例会等形式动态摸排心理异常群体,针对筛查出的危机群体,启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确保心理危机得到及时、专业与高效处理。并于3月23日晚上,召开了心理教师与全体辅导员参加的线上心理危机研讨会,共同商讨异常心理群体的心理干预与服务方案。

创新工作方式,线下与线上同步开展。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热线,通过微信交流、热线电话等方式接受师生线上求助,两位老师选择跟学生一起封校,为学生提供线下心理咨询。心理中心全体人员通过跨时空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以科学的心理知识与技术引导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保持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