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发现,在夏季胰岛素用的相对较少,血糖也较为稳定,可一到秋冬季,胰岛素用量多了不说,血糖反而难以控制,这里面就是温差在“作怪”。
温差对血糖做了什么?
血糖通常的规律是夏天稍低,冬天偏高。
当身体感到寒冷时,体内的糖皮质激素水平会随之提升,从而促进糖异生,抑制脂肪和肌肉组织利用血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另一方面气温降低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缓,身体能量的消耗降低,对糖的消耗量也就降低了,这时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将糖转化为糖原或者脂肪来储存,因此冬天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
此外,冬天人们对于食物的摄入量会比天热的时候旺盛,同时在食物种类的选择上也会偏向热量更高的食物,而且冬季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对血糖的消耗也随之减少几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也成为了血糖升高的基础原因。
人为造成的体感温差会造成血糖的波动,比如洗澡、泡温泉等等活动。因为封闭的洗澡环境中的温度是明显高于外环境的,而当人体突然进入高温环境时,血管扩张,身体的能量消耗需求突然增加,会触发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使得身体储存的糖原等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用来满足因为温度升高而增加的身体能量消耗。
所以洗澡的前期会因为温度的升高,造成短时间内的血糖升高,而如果洗澡时间过长的话又会因为消耗的增加,诱发低血糖发生的可能。
如何减小温差对血糖的影响?
1、控制合理饮食。
坚持定时定量进餐,不能因为天气冷,进食量就增多,尤其是主食,有饥饿感但血糖不低时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类、杂粮等,多吃新鲜蔬菜。
2、坚持锻炼身体。
每天坚持在室内或室外进行适当的活动,以此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寒能力。
3、保证水分摄入。
在心肾功能良好的条件下,饮水量控制在每日2200-2700毫升,尤其是夏季出汗量多的时候,或是活动量较大、沐浴等情况下,应多喝水,最好是白开水。
4、洗浴注意时长。
在洗澡、蒸桑拿、泡温泉的时候,千万不要贪恋享受而时间过长,以致引发血糖波动或低血糖、头晕等情况。
老话说:春捂秋冻,天冷时添衣,天热要注意避暑,尽量让自己的体感温度舒适,大概保持在20度左右为宜,这样就不会刺激到神经,影响血液的循环,有助于血糖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