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粗粮养胃?慢性胃炎务必限量
常听说“多吃点粗粮对身体好”。那这句话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吃粗粮有很多好处,比如增加肠蠕动,促进消化,但并非人人适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孟捷:粗粮有一个很明确的特征就是粗糙,因此,粗粮并不适合患有慢性胃炎的朋友们。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比如红斑、糜烂、出血、水肿、渗出等情况,因此,需要减少相关刺激因素,加以保护,而粗粮质地较硬,不易消化,其所含较多膳食纤维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所以要加以限制。
另外,慢性胃炎患者由于胃腺减少,吃完粗粮后无法消化,食物在胃中滞留的时间过长,易影响胃运动,使胃动力不足,而粗粮体积一般较大,吃后难以消化,容易造成反酸,在胃不太难受的时候,可以吃少量粗粮,最好两天吃一次,适合在中午食用。养生方 猪肚姜桂汤——猪肚150g、生姜15g、肉桂15g。猪肚洗净加生姜、肉桂,放少许盐及水,隔水炖,肚熟后,分2次饮汤食肚。猪肚补益脾胃;生姜、肉桂温中散寒。同用温中健脾养胃,治疗脾胃虚寒的胃脘痛、吐清水等症。
运动防痛风?运动过量雪上加霜
痛风不运动,痛风发作更频繁;那索性加强运动,结果运动过量疼痛更难忍。为啥运动也疼,不运动也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付中国:运动量少,尿酸代谢慢,可能诱发痛风,而运动过量导致乳酸大量堆积,乳酸会抑制尿酸排出,也有可能诱发痛风。适当锻炼能帮助排泄尿酸,对痛风有一定缓和,但运动要忌无氧运动,即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由于人体在无氧运动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这会导致尿酸的排泄减少。
常见的无氧运动有百米短跑、百米游泳、举重、高强度健身等,这些都是痛风病人应避免的。适宜运动是:舒缓的游泳、蹬车、散步等。运动时要掌握一个“度”,需把握运动量、时间、频率、运动的禁忌和运动的方式。微微出汗、微微疲劳就可以了;下午4~5点运动更佳,控制在1小时之内。养生方 适合痛风患者在家做的运动——动作一:脚蹬车,躺在瑜伽垫上,做脚蹬运动,注意均匀呼吸,做10~20分钟;动作二:半蹲起,手平举,做蹲起运动,幅度看自身能力,尽量放慢。老人可手扶椅背,谨防摔跤。坚持做2~3分钟。
自助式补肾?湿热体质越补越糟
腰酸、背痛、耳鸣、眼花……自诊肾病后自行进补,结果补到肉眼血尿、尿急、尿频、尿热、尿痛?是量下猛了?还是补错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彭建中:补肾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不能补错,有些人、有些病不能补。比如身体里如果有“邪”,万万不能补肾。邪实与正虚相对应,侵袭人体时甚至会出现类似肾虚症状。内有湿热时,不能进补。内邪中的湿热人群众多,如果体内有湿热,同样出现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尿频、精神萎靡、腹泻等类似症状。
肾虚和湿热具体该如何分辨?从腰疼来判断:固定不移的腰疼,说明可能有瘀;劳累后腰痛加重,说明可能是肾虚;久坐起身或久卧起床时,觉得腿酸沉,但走几步后缓解,这就说明可能是湿热。从舌象来判断:内有湿热——舌苔白黄腻、舌尖红。
养生方推荐益气祛湿食疗方:生薏米、生山药、生黄芪、赤小豆、白茅根、芦根。上述药材各10克,煎煮20分钟,即可饮用。其中,生薏米健脾利湿,生山药健脾、益肺、补肾;生黄芪补气;赤小豆利湿健脾;白茅根、芦根清热利湿。
间歇性控糖?血糖波动比高糖更可怕
血糖波动幅度大的人,往往认为血糖偶尔高一次没事,后面用药降下来,平均正常就行了,殊不知这才是控糖最大的误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俊清:血糖波动大,直接伤害血管内皮,让并发症更快、更严重。血糖波动大,人体无法适应,造成应激损害,如不能改善应激损害,伤害反而比持续的高糖伤害更大。什么样的波动才算波动大呢?记住两个数值——2.2和4.4!
正常情况下,餐前血糖为3.1~6.1,餐后血糖为3.1~7.8,差距为0~1.7,餐前和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很小,不会超过2.2毫摩尔每升。一天内测6次血糖,用早餐后减去早餐前,午餐后减去午餐前,晚餐后减去晚餐前,三个差值相加再除以三,得到的就是日平均血糖波动值。如大于2.2毫摩尔每升,证明波动过大。如果测出一天之内最大的血糖值和最小的血糖值以及差值,差值一般小于4.4毫摩尔每升,如果大于4.4毫摩尔每升,说明血糖波动幅度过大。养生方 三个方法,减缓餐后血糖升高——一是多吃蔬菜,蔬菜不含有碳水化合物,不会导吸收后血糖出现波动,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可降血糖;二是多吃五谷杂粮:用蒸的方法来吃五谷杂粮。和蒸米饭相比,稀粥易消化吸收,升糖指数高。三是糖肾患者少吃豆制品。
保肝药保肝?用不对真会“爆肝”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均可能会表现出肝损害、肝功能异常,“要不要吃点养肝护肝的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欧阳奕:水飞蓟宾、双环醇、谷胱甘肽等化学药,到益肝灵、保肝丸、葵花护肝片……这一大类被统称为“保肝药”的药物。
很多患者认为吃的抗结核药会造成药物性肝损害,所以要吃保肝药来保护肝功能,事实上,这些肝病患者在肝功能正常时一般不推荐常规服用保肝药。
保肝药物进入体内,也需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反而加重肝脏负担;而药物作用机制可能雷同,联合使用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会增加不良反应,得不偿失。保肝药物的选择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用药。应在明确肝病类型后有针对性地保肝治疗。
谨慎用药成分不明、疗效不确切的保健品;何首乌、补骨脂、延胡索、大黄、附子、三七等,使用有明确肝毒性的药物时要密切观察。远离过劳、酗酒、暴饮暴食。避免自行停药、不规范使用肝毒性药物、接触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