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健康养生

适合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人群喝的时令靓汤

进入秋季,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人群应该如何进行日常调养呢?

湿热体质当避湿

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经常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湿热体质的人性格多急躁易怒,尤其对湿热交蒸的气候较难适应。肺喜湿厌燥,秋燥容易伤肺,秋季人们常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同时,秋季细菌滋生、繁殖较快,易引发肠胃病变和皮肤类疾病。

湿热体质的人在秋季应保证睡眠,静养心神。可经常练习深呼吸,将气息深吸至小腹部;多听流畅悠扬舒缓有镇静作用的音乐;尽量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和居住;最好穿天然纤维、棉麻、丝绸等质地的衣物,不要穿紧身的衣服;多进行运动锻炼以使筋骨关节柔软。

此外,可服用如茵陈、淡竹叶、滑石、鸡骨草、木棉花等除湿热的中药材,但以上中药多为寒凉之物,不能久服。可多喝水,或适时喝些清热利湿的凉茶;秋季干热,可多食清甜水果,以润肠通便。下面给大家推荐1款适合湿热体质的时令靓汤。

海底椰响螺炖瘦肉

材料:海底椰60克,玉竹15克,响螺干100克,无花果3个,瘦肉100克,姜3片。

做法:响螺干热水浸软,全部材料洗净,加水2500毫升,武火煲滚转文火煲2小时。

功效:滋阴润肺,清热生津。

阴虚体质防秋燥

秋季,雨水逐渐减少,空气中的水含量变低,相对湿度下降到30%以下,人们的呼吸道和皮肤感到非常干燥,严重者会引发“秋燥症”,表现出咽喉肿痛、咳嗽无痰、皮肤干涩等症状。

秋燥症”会使阴虚体质的朋友非常难受,这种体质的人一般较瘦,经常感觉体内或面部发热,皮肤干燥,面颊潮红或偏红,常感到眼睛干涩,经常口干咽燥,容易失眠,大便干结,易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阴虚体质的人不耐暑热、干燥天气。阴虚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宜多喝白开水、淡茶、蜂蜜水,还应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蔬菜水果,如银耳、莲藕、百合、枇杷、梨、香蕉等。要少吃姜、葱、蒜、韭菜、大料、茴香等辛辣食品。

起居养生方面,生活工作要有规律,有条不紊,最好在温润环境工作生活。同时,秋要养肺,应避免烈日直晒,不要汗出太多。肺喜干净空气,可以去郊外秋游,登高望远,多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多练习深呼吸,使气息绵长深沉。

总而言之,应对秋燥的关键是润燥清火、生津益胃、润肠通便、增液润燥和滋燥清肠。

可在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可以喝些蜂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延缓衰老的饮食良方。

给大家推荐2款适合阴虚体质的时令靓汤。

冬瓜洋参水鸭汤

材料:冬瓜800克,西洋参20克,瘦肉100克,水鸭1只,姜3片。

做法:冬瓜去瓤去皮,洗净切大块。水鸭去内脏去尾,洗净斩小块,沸水中汆片刻。西洋参浸软切片。全部材料加水2500毫升,大火煲滚后转中火继续煲2小时,适量盐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滋阴,益气,生津。

椰子鲍鱼煲鸡汤

材料:椰子1个,鲜鸡1只,干鲍鱼50克,红枣4个,姜3片。

做法:椰子取汁。肉切块。鲜鸡去尾去内脏。干鲍鱼先用清水浸泡3小时,换水煲滚约半小时,熄火焗3小时后捞起对半切开。全部材料洗净加水2500毫升,武火煲开转文火煲2小时。

功效:滋阴润肺,补肾生津。